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

資訊社會的衝擊

工業社會早已是習以為常,但目前社會已進入資訊社會。
於是看到有許多人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。
老實說,個人也是。一但覺得適應不良,一般人是直接退回去。

資訊社會最大的特徵是資訊量大到人腦無法承受。在智慧手機出現後,這已是無人可以避免的問題。
所以就出現有人,寧願用功能手機也不想換成智慧型手機。但在2017年7月1日後,這個可能性也沒了。因為2G退場,功能手機門號失效。
不願換掉2G門號,那就換成3G吧!不幸的是3G在2018年底退場,二者只差1年半,時間一到,功能手機就是失效。

這種資訊爆炸的社會,是對的?是正常的? 我也很存疑。資訊化的另一個產物=自動化,同時也在侵蝕社會經濟。
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,是因為從工業社會的角度看過去。
工業社會的特性是經濟總是正成長,產品一代出過一代,人只要努力沒有賺不到錢。工業社會是以人為生產主體,人才是經濟重心。
那資訊社會呢?則是以資訊為重心,人是被分析的對象。當自動化再次進化成人工智慧時,人變成被管理的對象!
這種變化,我想大部分人都無法接受。
但這就是人類社會,當高智能種族出現,低智能的人種變成被管理。只是這回是機器爬上那個位置。

人類出現高智能不是沒有前例,第一次是語言出現,人類和動物不同了。動物被人類管理。
第二次出現是文字,沒有文字,人類無法管理國家。有文字的國家常常去打沒有文字的種族。
文字的出現科技才得以進展,不是嗎?
文字為何要發明出來?因為人腦超載了。當土地大了,要管理的事變多了,光用人腦已無法記憶。要使用符號來提醒,於是文字發明。
文字是人腦記憶的擴充。

那這次,又是怎麼回事,資訊社會再次使人腦超載。這次超載的不只是量的超載,更是處理上的超載。
所有可以電子化的資料都可以被存下來,資訊量爆炸的時代,就算有文字,人腦也無法負荷,因為連消化都來不及。
資訊社會的一大特徵是資訊產出速度無與倫比。在這種狀況下人要如何適應?
第一個方法是,增加資料輸入及消化的頻寬。也就是讀書看得比別人快,學習速度比別人快,應是可以追上。
這個方法筆者早在20年前就在使用了。但現在也只是勝過大部分人類,還是比不上電腦,在20年前沒有想到電腦會勝過人腦。
第二個方法是,改變知識的吸收層級。
這個理論的重點是:不是所有資料都是重要的,資料量大,重覆性大的可以被壓縮成現象。
資料可以被整理,如果換成另一種角度看。就像是數學中的FFT,在時域上看不清的,在頻域上就很明顯。
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相關資料查了,會發現和機率統計很有關係。機率統計也是一種大範圍的行為探討,這也是資訊社會中極為重要的常識。
不過有正確的機率統計概念的人,我想還不是很多。
再來是處理能力的增強,用人腦算計,我看很難。反過來用,用電腦去算出機率統計的結果,由人腦來理解,這是一項可行的方法。
在電腦的操作上,最實用化的科技全都是電玩發展出來的。筆者老早看到這個趨勢,很早就在追電玩理論。
現在電玩理論也相當發達:
電玩心理學:人如何看資訊,資訊對心理影響
電玩UI :資訊展現方法,如何規劃使用者需求資訊
電玩人工智能: 就是現在的人工智能
電玩伺服器: 伺服器即時反應技術,多重伺服器同步
電玩行銷:互動式網路行銷,客服機器人
電腦去完成大量資料的操作,現在已叫做大數據。
這些都是人可以對資訊操作的方法。只可惜,電玩被很多家長視為不良玩具。其實不玩電玩,才是擋住人往下個世紀的門票。

再來是經濟問題,工業社會的經濟方式在資訊社會是行不通的,所以會造成經濟退化。實際上忽略了資訊社會的新經濟。
手遊經濟目前已超越PC加上遊戲主機,電腦硬體一向是近年來經濟龍頭,被超越了代表什麼意思。
傳統行銷在手遊上是行不通的,現在經濟已不是學校理論可以去探討的,一定要換個方法才行。
但經濟真的退化?還是只是新經濟來不及接手的暫態。
行銷是不是要換個方法來看手機經濟要如何操作。

這次的衝擊是全面性的。以人為主的概念不再是絕對。
電腦不是人腦可以拼的,還是想辦法去利用電腦,提高人腦的對資訊的認知高度才是適應時代的方法。